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臣权章节目录 > 495 本心

495 本心

臣权作者:受伤的害虫 2020-01-11 19:22
    “唉,有道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想那李家满门忠烈,却因为ji臣几句闲言闲语,落得个八个儿子死无葬身之地,而那边关守将更是一层骗一层,下官瞒上官,官官相卫,隐而不举,沉冤待雪十几年,才守得云开见月明,真的是惨啊!!”

    瘦老头明显的进入了戏文的角色,在哪里唉声叹气,那胖老头明显就清醒的多,说道:“那是唱戏呢,你也别忘心里去,现在皇上乃是千古明君,不会再出现那种事情,而且最近多年边关宁静,听说买的里八剌已经打到了一个什么欧巴罗的地方,看来大明再过几十年,依然会风平浪静,怎么还能出现那种事情呢?”

    “谁说没有,最近的事情,你老不是没有听说过,现在满京城里都在传着,文武百官都要置齐泰家于死地呢,为首的就是。”

    话没有说完,就被胖老头制止,笑道:“你老二就是嘴坏,本来说好了几天过来散心,你老二却谈这些没有用的东西,没有听过“某谈国事”的话吗?”

    “贪心不足蛇吞象,这是古话民谚,历朝历代在所难免。老子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说得堂皇,其行难矣。反正老哥与兄弟已告老还乡,眼不见为净。”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皇上功德无量,德泽兆民。可是,大明才建国五十余年,就有着这样的事情,不是。”

    “坏就坏在法行于贱而屈于贵,”胖老头瞥了一眼摇着在一旁喝茶的朱元璋,又探过身去压低声音说,“老哥,前天登闻鼓被敲响了。你听说过了么?”

    “老朽曾有所闻。”

    “这不,近来太子迎接齐泰父子进京受阻,朝野皆知。沸沸扬扬,老哥知道么?”

    “太子受阻当然知道。老朽虽然一直是衙门小吏现在告老。侄子还在衙门里,前天他来镇上便悄悄对我说了。你从何处得到的消息?”

    “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全国绝无仅有,若是换成孝慈皇后,恐怕早就血流成河了,可是又如何呢?至今不见下文。难道说皇上不知道吗?”

    瘦老头唰地打开折扇,紧摇几下。叹息道:“以皇上之英明果决,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为什么一直没有动静呢。”

    “不然。齐泰固然功高,但是也有功高震主一说。有消息传来,宫里面是想着把这件事慢慢的等他闹大,之后就算是齐泰有几条命,多大的功劳也保不住脑袋的。”

    “可是,皇上登基三十余年。没有见皇上做过倒行逆施的事情,你说的这些话不可信,不可信!!”

    胖老头摇头说道,显然是想赶快结束这个话题,赶紧拿起茶杯喝了几口。那瘦老头轻蔑的看了他一眼,道:“现在不当官了,胆子还是那么小,你没有想想,那齐泰得罪的是谁,是大明所有皇亲贵胄,就算是皇帝不想他死,但是法不责众,也保不住齐泰的。”

    朱元璋听到这话,变了脸色,霍然站起。旋即又沉静下来,探身插话说:

    “听口气,二位皆是告老还乡的朝廷官吏,你每议论这些,就不怕锦衣卫探了禀报皇上?”

    瘦老头喇地收了折扇,不恭地讽刺道:

    “阁下原来在窃听老朽闲话。承蒙老先生关照。不过老兄台过虑了,老朽虽一生官卑职微,县衙里一个小小书记,然对皇上忠贞不贰。食君之禄,分君之忧,皇上乃是千古明君,今太子受阻的消息不径而走,传遍宇内,天下臣民谁不议论?锦衣卫还能把天下人的嘴都缝起来锁起来么?”

    “这……”朱元璋觉得这位老先生说得光明磊落,句句在理,无以对答。

    正懊恼时,四五个光脚赤膊的无赖闯了过来,不问青红皂白便往朱元璋和铁铉身边的座位挤过来,几双手伸进碟里抓着小菜往嘴里便塞,还不干不净地说:“老梆子滚到一边去!”“让小爷们享用享用!”

    哪受得如此奚落辱骂,铁铉勃然震怒,猛拍桌子,骂道:“大胆狂徒,该杀!”那几个泼皮举拳就要打,忽然间鬼哭狼嗥般哎哟哎哟叫喊起来,原来就在他们逼近时,早被坐在门边的改装的侍卫们盯上了,从不同方位,迅速靠拢来,当泼皮们举起拳头时,胳膊很快被身后几个戴草帽的人扭断了。

    朱元璋想要听的话就此打断,没有容他发火,谨慎的铁铉就已经把他搀扶护送到茶楼面,冷静了一会,朱元璋冷然看着铁铉一眼,说道:“你也别害怕我听到什么,一些乡村遗老说的话,我还能承受,你也不要用一些手段把我隔开来。”

    看到自己的小聪明果然被皇帝看透,这般小无赖是铁铉看着皇帝听一些不好的话,使眼色让侍卫们招来的,为了就是为了终止那番谈话,天知道,再说下去,会把话说到什么程度,皇上万一动怒,倒霉的是谁?

    连忙躬身请罪,称下次不敢,朱元璋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也不深究,遂作罢了事,但是已经没有了再游玩下去的心情。

    “今日去孝陵拜见一下孝慈皇后吧!!”

    半晌,朱元璋声音有些干涩的说道:“你通传下去,让羽林卫遣人前往孝陵迎接朕回宫,朕想在哪里多呆一会。”

    铁铉心里一震,知道皇帝要下什么决心了,每次有了决策,总是这个模样,从铁铉懂事的时候就这样了。也不敢违抗,赶快安排侍卫回京调遣人马,安排圣驾回宫所必须的物品,通知相关人员的陪同等等。

    特别是准备好皇帝进入孝陵要穿的礼服,毕竟去拜祭太祖,不能再着便装,迅速召集就近人马前来护送,朱元璋任由他安排着,也不去管。微服私访的兴趣已经荡然无存,既然这样,就顺其自然吧。

    就这样。先乘着简易的车驾前往孝陵,早有侍卫打好了前站。皇帝在孝陵卫已经布置好的房间换上礼服,便带着侍卫们上山了。

    五楹五进的孝陵享殿里,静谧肃穆。朱元璋赶走所有的侍从,独留下铁铉一人在烛光煌煌的孝慈皇后和皇后的神位前,亲自点燃香炷,插ji灵像前的巨大香炉内,向他名誉又是实际的爷爷奶奶行了拜揖大礼。这是皇帝除了祭拜天地、列祖列宗的礼数问题。

    这个孝陵是朱元璋登基之后不久。便亲自选了这位于钟山独阜玩珠峰环抱着的风水宝地,兴建皇家陵墓,动用了十多万军工民夫。自洪武十四年开始动工,历时近十年才完工。算的上庄严肃穆。

    拜谒之后,朱元璋站在空寂无人的大殿内,显得待别孤独。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致力于打造一个朱家的大明王朝,他对于朱家的人也就是自己的子孙们特别的宽松。但是没有想到,自己在这次拜祭之后,就要对自己的子孙们的争斗做一个了结,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心理障碍。

    都说古人对于伦理什么的特别认真。估计还是由距离的,特别是对于皇家,朱元璋可以毫不留情的杀掉所有对自己皇位有威胁的人,敢于违抗自己的人,就连自己的亲外甥,自己的儿子也不会放过,比如说朱元璋记得很清楚。

    对于这一切,大明王朝肯定是遮掩过去了,对于肯定是暴病而亡的儿子,而晋王朱棡的遇刺,也有了罪魁祸首。但是自己始终是隐瞒不过自己的本心,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