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葬宋章节目录 > 第九章 崖山初始

第九章 崖山初始(2/2)

葬宋作者:受伤的害虫 2020-01-26 16:35
能见面了。

    姜明这才放下心来,随柳七伤回到了那个平沙村。

    说是一个村子,其实也不过有几处房子而已。稀稀落落的住着十几户人家,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临近海边的一个小山包。它背海面山,如果不爬上山顶,就看不到海;不是狂风巨浪,也听不到海的喧哗。而山前却平畴相连,有溪流,有草地,有竹林,有成片的相思树,还可见到许多认不出名的花。使人感觉到自己漫步在某一座园林之中。鸿儿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地方了。

    他们到这个村子的时候,由于柳七伤已经打过招呼并且已经给过银两,所以他们到来的时候,房子已收拾好了,村民们将被褥之类事宜也安排得井井有条,显得这里暂时的还是一片祥和宁静,村民们暂时也没有收到什么骚扰。

    姜明想到就先索性在这里暂时住下,一是了解一下周围的地形和民风,然后就是等待文天祥过来再从长计议,但毕竟文天祥离这里走海路的话听村里的老人讲也有八百余里路,不是短时间内能赶过来的,那样还不如耐心的等待。

    时间过的很慢,但是姜明他们却很快的和这十几户村民混熟了,并且由他们在外面传播着朝廷要到这里驻跸的消息,一时间人心沸腾起来,这个事情传播的相当的快,一时间有志之士纷纷赶了过来,前来拜会大宋国师。

    原江西省广信任知府邓荣,在乡间募集民兵数千到崖山准备拱卫行宫。鹤山李宗月,原在封州任职,闻国师驾临,崖山准备行朝,本来已经弃官回乡下的他,毅然捐粮1000石,并分拨民兵入卫。伍隆起,因三世受禄,贡米700石存储以备供应军糈。有凌村陈元辅、陈英辅兄弟,携粟数千石来投。

    另外还有水南村廖汝楫,起义勤王。还有香山县马南宝,募集义兵准备前来护帝;黄梁都赵若榉募集乡民数百为义兵,誓师卫宋抗元。这个消息更快的传到新会、中山、顺德以至钦州、廉州的水上居民(旧称旦民),组成乌旦舟师,抗元战火,一时间遍及新会外围的要塞通路。

    更有主动者大兴土木,建行宫三十余间,以备奉皇上和皇太后居住,曰“慈元殿”。

    这个是姜明始料未及的。没有想到在这个通讯比较闭塞的时代,消息还会传那么快,一时间手忙脚乱,只顾忙着接待来投义士。声势迅速壮大起来。

    在姜明和鸿儿还有柳七伤在平沙村等待文天祥的同时。王雪武和张子夏已经到了河南路。张子夏被雪武拉到此地,还不知道做什么。本来是满腹怀疑,摸不着头脑,待到投宿住下以后,再也按捺不住,夜里来到王雪武的房间,非要问一个所以然不可。

    王雪武被纠缠不过,想到反正也瞒不住,就告诉他了,原来姜明临分别前竟然是嘱托十三少回大都,看看能不能伺机把被伯颜送回大都的德佑皇帝给带回来,现在已经过去三年了,大元的北方已经非常稳固,在自己的后方必然是防范比较松散,而现在德佑皇帝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用途,如果联络全真教其他愿意帮助大宋的人一起,想来将其带出也不是什么难事。

    张子夏听了以后顿时目瞪口呆的,没有想到自己接了这么一个任务,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从大都将被俘的皇帝带出来,也不知道国师是怎么想的,难道真的是认为他们二人有三头六臂不成。于是问王雪武如果就算能救出又能如何。

    王雪武笑了笑没有回答,只是说了一句国师早有安排,只是天机不可泄露而已,搞得张子夏郁闷不已。一路上晓行夜宿,到了大都。投了道观住下,便先要打听三宫及德佑皇帝的住处,及元人将三宫如何看待。

    原来伯颜到临安时,虏了谢太皇太后、全太后及德祐皇帝去,只因谢太皇太后抱病在床,在路上把她停下来。叫押全太后及德祐皇帝先去。想要等她病好了,才送到燕京。所以全太后、德祐帝先到,谢太皇太后后到,元人便把他们安置在两起:全太后、德祐帝住在一起;谢太皇太后,独自住在一起。

    守卫虽不是十分森严,但是做起来却真的有些棘手,只有投长春宫而去,先暂时联络一下平素交往较密的同门,慢慢谋定而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