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葬宋章节目录 > 第二十二章 广州危机

第二十二章 广州危机(2/2)

葬宋作者:受伤的害虫 2020-01-26 16:35
?”

    听凌震说起,大家才想起来更近的还有张弘范在惠州一带盘桓,伺机而动,而且在东莞的驻军也比较少,大概只有三千余人,这个人数在张弘范的眼里根本上不值得一提。

    凌震接着道:“我接到军报之后,有这样的打算,就是将东莞一带的驻军收缩回来,张弘范所率的两万元军虽然是骑兵步卒各半,皆属于陆上人马,但是他一路清剿收编的大部分是海盗残匪,加上刘深所部和他会合之后,那张弘范手下的水军比例相对的要占大部分的兵力。但是陆上的战力也不可小看。但是我们水军大部分都被大将军带去卫护朝廷,水上力量本就不是太强,以其防全部不如将力量收缩回来,在陆地上还有一拼之力。如果分心太多容易被其所乘。”

    “制置使所言极是。”沉默半晌的苏刘义这个时候说起话来。“我们广州现在驻军一共不过九万左右,若是尚书大人带走五万人马去清远,则广州城防一定空虚,这个时间还不如将在外兵马全部收缩回来,那样的话,至少我们还有机会,还是散落在四周的话,容易被元军各个击破。”

    “但是制置使大人可曾想过没有,大人说是要在陆地上和元军决一雌雄,但是张弘范指引水军前来袭之。我们该如何应对,要知道我们广州城几乎是四面环水啊。”

    凌震也是一副苦恼的模样。摊手向苏刘义道:“苏都统所说我也明白,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里只有这么多棋子,我也只能这样想,为了阻御元军从水上来袭扰,我暂时的意见就是还要发动和征集民壮,在粤江之中广种木桩,并临时征召一些渔民,仿照张参政大人前番做法,派人从水下凿沉大船,至于放过一些小船过来,则不会构成大的威胁,不知道我这样考虑都统和诸位大人有没有意见?”

    苏刘义摇摇头道:“制置使大人此策虽好,但是咱们已经用过,也取得了一定的战绩,焉知张弘范等没有防备。”

    这个时候王道夫突然插言道:“其实两位大人不用担心。想现在行朝在崖山,而我大宋主要水上力量大都云集在那里,之所以张弘范按兵不动,就是他还没有得到的确的消息,相信我们都已经知道行朝的所在,元军知道详细情况的时间也不会比咱们也不会太迟,本官所料不错的话,估计现在张弘范等已经知道行朝所确定位置,和朝廷比起啦,广州只是弹丸之地,引不起他们的丝毫注意,我们守护广州在其次,主要是阻止李恒大军和张弘范部会合才是上策。”

    缓了一口气,想了想,又道:“元军一向自负,想来他们一旦知道行朝所在,定不屑于数路并攻广州,想来张弘范必定会从海上直奔崖山而去,留下李恒大军前来攻占广州城后和他一起会合。这样对他们才是上上之策,因为剿灭行朝才是大功一件。而我们只是小鱼小虾而已,他们肯定不会上心的。”

    说完自嘲的笑了一声,很尴尬的望着周围诸人。

    大家听王道夫如此说,想想也真的是这样,顿时大家都不做声,沉默起来。

    过了一会,凌震才声音稍微显得嘶哑的说道:“王大人说的有道理。但是万一元军等围剿我们以后再去对付行朝,那么我们该如何自处呢?毕竟如果放任我们在这里,等他们攻打崖山之后,我们在其后方,也是会让元军感到后方不稳的。谁能容许有根刺扎在那儿呢?”

    王道夫一听也有些道理,遂不多言,在那里沉思了起来。

    苏刘义在一旁道:“刚才听制置使大人说要收缩力量和元军一拼,末将刚刚想起了,我们为什么不暂时弃守广州,也往崖山直奔行朝,那样我们的大宋岂不是可以讲拳头攥的更紧一些吗?”

    王道夫正在沉思,听见苏刘义这样说,忙阻止道:“不可,崖山附近,能有多大的地方,能养活多少人马,我们不去,行朝吃力不吃力先不说,我们若是也赶过去,行朝光是给养恐怕就是难以为继了。更何况,如果我们力量过于集中,则元军则可放心其他地方,那么他们也可以再从它处调兵,那么以来,我们真的是无可逃遁了。”

    商议了半天,他们又回到守不守广州的起点上,凌震有些无可奈何了。事情总是要下一个决心,于是就道:“我们先将东莞的守兵模仿当时广州之战的做法,暂时隐匿起来,然后王大人也点兵准备发往清远县,然后苏都统协助本官将广州现状报于朝廷,等朝廷决断,想来国师现在行朝,广州城之所以能保住,也有他的一片心血,想来不会置广州于不顾的。”

    众人一听都言道:“善”,遂去各自准备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