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葬宋章节目录 > 第八章 拖

第八章 拖(2/2)

葬宋作者:受伤的害虫 2020-01-26 16:35
牛羊群一起出发,一边放牧一边打仗。秋季一旦来临,草原上都是一片枯黄。这个时间打仗,不要说兵士们吃的肉食,就算是放牧的牛羊和马匹所要吃的草料,都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说,从海都那里传来的这个消息,应该是有一定的根据。

    姜明也想到过,要不是忽必烈这样汉化过的蒙古皇帝,换成其他人还真的不能让大宋覆灭。蒙古人这些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性。以放牧为生的传统观念,注定了他们这些骑在马背上的蝗虫,攻击有季节性和范围性两种限制,而这两种限制制约了他们只能再草原上奔跑,烧杀掠夺。而不能够长久支持,不能够攻入中原腹地,至少是对于江南无可奈何。

    这个蝗虫般的族类,一向是以骄傲自大而著称。不屑于学习,不事生产。只学会了掠夺和毁灭。只是出了忽必烈这个异类,才弄的大宋手忙脚乱。

    姜明摇摇头,不在想这个问题,道:“我觉得,虽说海都和忽必烈都是浪子野心。但是忽必烈是尽量学习我们礼仪之邦的治国**。对于蒙古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大宋而言,却是为祸不浅。而海都他们固步自封,坚持自己民族的习性,虽然不利于蒙古发展,但对于大宋却是天赐之机。两者相害取其轻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我觉得对于大宋来说,海都掌权蒙古,比忽必烈强的多。”

    陈宜中点点头,道:“大人说的话,大家都明白,但是要做出来也是十分困难的,现在国事如此,虽然秋至冬来,对于北方蒙古战事不利,他们都要休养生息,但是对于我们四季如春的江南来,却是会带来灭顶之灾,在广州闲谈时,我们判断张弘范等就是在等待冬季来临,到时间可能会从北方调来援军。趁北方无战事,一举而下,来解除后顾之忧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都能看出忽必烈此时的危机,难道作为一个曾经四处征伐的皇帝看不出吗?难道他还会放弃江南吗?”陈宜中说着,露出一丝苦笑。继续道:“忽必烈以我大宋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篡逆,才击败阿里不哥。在这个时候,他更加不会放弃我江南之地,来支撑他的军队,所以,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撑到明年春暖花开。”

    侯强和鸿儿皆不说话,他们现在一个是军职,按照宋律不能言政,本来参加这次商议的资格也没有,但是姜明让他来了,在陈宜中的积威之下,一句话也不敢说。

    而鸿儿则是只看着姜明,有问必答,但是身份悬殊,不能说话。此时姜明站起身来,在房间里面走了几步,缓缓的道:“其实当初我就曾经想过让行朝远避海外,静待时机,看到丞相大人提出的往占城一说就遭到朝中诸臣的抵制,就没有敢说出口。”

    说着,朝陈宜中歉意的笑了一下,好像在为提到他的伤心事而道歉一般,继续道:“现在一切皆已明了,看来在年内一战是不可避免的了。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打不打?因为主动权已经不操控在我们手里,我们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怎么拖,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在这半年中,相信元军一旦进攻,就不会给我们喘息的机会。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挨过这半年的时间,是我们首要的问题。”姜明说的很慢,也很仔细,几乎是一字一句的说了出来。然后吩咐鸿儿道:“你拿出纸笔出来准备记录一下,我们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你记好就是。”

    鸿儿依言准备,片刻看见妥当后,姜明抱拳向陈宜中和侯强道:“论远见,我不及陈先生,论打仗,不如侯将军,但算是抛砖引玉吧。我先说几点,请二位指正。”

    当下,也不理会二人的回礼。径直道:“行朝迁移至台湾已经是必须的,但是怎么迁移,在什么情况下请皇上和太后移驾。这个问题我大胆的说一句,只能等待到大将军和文大人力尽时我们才能做到,否则至少是大将军绝对不同意移驾台湾的。”

    看见两人点头沉思状,姜明继续说道:“先姑且不论这个问题,我们把移驾看成必然,那么我们就要注意到两个问题,第一,行宫的建设,第二,自己水军的加强。前者就拜托陈先生,后者水军的事情,就交给侯将军了。”

    “至于什么时间去迎接圣驾,首要是要看时机,具体什么时间我和陈先生在议定,随后再商议。今天主要是对侯将军做出一些要求。”

    侯强在一旁抱拳道:“请大人吩咐。”

    鸿儿在一旁飞快的记录着,一直到夜色渐渐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