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葬宋章节目录 > 第十二章 变化

第十二章 变化(2/2)

葬宋作者:受伤的害虫 2020-01-26 16:35
事情执行下去会变了味道,但还是无可奈何。只是嘱咐他们不要有伤天和,尽量的把事情做好,自己也知道是一些废话,肯定不会有尽善尽美的结局,只是在心里暗暗的为菲律宾的那些部落不安,希望他们自求多福了。

    当张鹤问及火药的制作和刚刚开始建设的炭窑时,也被姜明决定火药的制作还是到了基隆再说,炭窑则可以让在珠海的府政院接手建下去。可以烧制竹炭,是一种很不错的燃料。姜明早就被在珠海直接烧干竹做饭时的爆竹声烦扰,但是偏偏砍柴还要走出很远不说,随着人口的增加,砍柴怎么能够满足那么多人的需求呢?

    用竹炭作为燃料由于它的表面积大,火力是木炭的三倍多。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姜明在海口农村时,知道竹炭的另外一个用途,就是除湿。

    在海南的天气和台湾差不多,夏秋多雨的季节湿度很高,很容易滋生霉菌,可以用竹炭除湿,保持房间清爽。每间房放十到二十斤竹炭,事先加水煮沸十分钟,滤去水分,再用吊篮装着,放在通风处阴干,约放两天。然后,将竹炭放置在透气篮子中,放在屋子内对角位置即可;三个月后,重新把竹炭洗净再阴干,可以重复使用。可以起到除臭、防腐、防潮、净化空气等作用。

    姜明也为自己联想到这个办法感到有些得意,从赤红军营出来之后,就直奔府政院而去,留下侯强和陈龙忙活兵力分配的事情。

    由于计划有变。本来他想再拖延几天时间,把事情安排好了在分别出发的,但是一说出来,就受到鸿儿的反对,鸿儿认为现在不管怎么说,姜明在这里算是最高权威,既然已经决定就不能轻易的改变,否则会让低下的人产生一种没有决断的误解,损伤自己的威信那就得不偿失了,至于时间紧迫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作为统帅应该操心的问题,姜明现在只要把事情安排下去要求属下完成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在意属下的想法,他们看到事情没有回旋的余地,自然会想尽办法完成的。

    姜明听了以后也颇有同感,记得自己在后世企业里面也是这样的,看来自己还真的有必要提高一下做领导的觉悟。

    府政院上下已经暂时停止了工作,反正现在除了建设之外,也很少有事情,大家都在忙碌着过中秋佳节的准备,对于姜明的到来,陈宜中等人还是比较惊讶。忙将其迎接近原来的“大宋琉球衙门”,而现在上面已经修改成“大宋台湾府政院”了。

    和陈宜中、吕师夔和文壁等三人坐下之后,姜明随即命人将乡军统领许继荣也喊了过来。许继荣上次随侯天赐去执行袭扰海丰转移元军视线任务时受了重伤,曾经一度被认为是无药可医,但是最后在到达台湾之前竟然奇迹般的苏醒过来,只是所受的伤是一箭穿胸,可能是伤了肺部的缘故,不要说再上战场了,就算是稍微劳累一些,都显得有些气喘嘘嘘。但毕竟是有功劳于大军的,正好乡军的职责不是作战,在姜明的眼里就是起到一个类似于警察的部门,平时负责维护治安和处理纠纷,正好适合他。

    等许继荣到了以后,姜明在上首坐着,就把自己的决定和想法说了一遍,当然是把去菲律宾掠夺人口的事情含糊的一带而过。问问大家的看法。

    大家当然没有意见,对于大局的掌握没有姜明的先知先觉,对于台湾的了解不如侯强他们这些经常在海上出没的疍民。不过对于姜明判定在北部肯定有大量的内陆移民,陈宜中和文壁还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于是文壁此次出使有多了一个任务,就是一路上招募移民。利用其兄文天祥的号召力,让移民尽量的搬来珠海。那样有利于垦荒种田,那样至少在明年可以获得丰收。

    之所以让许继荣过来,那就是有一个决议要执行了,这个决定姜明也是考虑了好久,从晚上中秋焰火过后,珠海就面临着一个防卫真空了。

    开始姜明依仗的是此次前来台湾的路线保密,还有就是远离内陆,蒙军的水师经过自己的袭扰应该暂时无力大举海上征伐,但是不敢保证元军对于这次水军的损失惨重不切齿痛恨。

    为了尽可能的保障安全,也为了防止这次或者以后招募移民中良莠不齐,在这个时候万一有什么差池,恐怕大家只有被包饺子的结局了。恐怕连反抗的余地也没有,更何况姜明只是将珠海附近当做一个大后方。现实中的情况也不允许他在这里放置大量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