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葬宋章节目录 > 第十六章 计划

第十六章 计划(2/2)

葬宋作者:受伤的害虫 2020-01-26 16:35
都下去后,姜明简单的把自己和张钰原来商量的对敌之策说了一下,几个人做出了估计。认为除了行朝那边文天祥和张世杰分开之后的事情比较不妙之外。其他的形式还算是不错,而郭敬财这次提供的情况如果属实的话,那么对于这支已经从元朝视野里面消失的队伍,是很好的机会,元军的粮食来源过于依赖北方,对于姜明他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善于利用的话,不说长江以南的元军,至少在广州和福建的元军将会不攻自破。

    就其粮道,可以想办法大大的做一些文章,因为凌震和王道夫仅仅在清远县和佛冈那样就可以给李恒的粮草供给做出很大的压力,如果再加大对其海上运输线的骚扰的话,也算是致命的,不管怎么样,还有一个蒲氏家族作为内应。做起来事情应该容易的多。

    说起来蒲寿庚,就要提提前几天发过来的密报。为了联络方便,蒲寿晟走的时间姜明特地让他带走了一部分的信鸽,谁知道没有几天就发过来消息,说是十月之前他们所监造的战船就要被送往丽江浦,要是动手的话,就必须在这个时间之前,因为现在的丽江浦的防卫可是不和以前一样了,刘深因为失职被斩之后,丽江浦的水军又哈喇歹这个蒙古人主持,接受刘深的教训,将丽江浦入海口处布置了数十家“回回炮”,日夜有人巡逻,一有动静就会封闭入海口,那回回炮射出的石弹将会铺天盖地的砸下。端的不好对付。

    那么就要在十月战船移交之前将其抢到手,但是现在侯强和陈龙分成两路在台湾巡视后护送文壁去日本,然后在琉球还要用上一段的时间收集硫磺和硝石,这前后至少要一个月的功夫,时间上是来的及,但是出不了一点意外,错过了这个强大自己的机会之后,以后就不好找了,六百艘战船,要是让台湾自己建造,别说是人员不够用,就算是够用,恐怕也要几个月的时间吧,这一块肥肉怎么也不能让他溜走。大家都是这样想的。

    苦思了半天,大家仍然是没有什么结果,最后还是鸿儿提及了柳七伤和王阿强,让姜明才想去来还有一个陈吊眼的存在,这个人上次在广州之战的时候牵制塔出的大军算是帮了一个大忙,而后面有为自己偷袭丽江浦元水军牵制张弘范的兵马。论到对于大宋的忠心,那是不用质疑的,但是两次偏偏都是用文天祥的名誉,现在上哪里去找文天祥的帮助呢?

    不过听说王阿强和陈吊眼本人很是对脾气,看来自己是去一趟漳州的时候了,姜明这样想着,也很无奈,总不能还是让鸿儿这丫头跑一趟吧。偏偏自己这边是无人可用,陈宜中老迈,而且大宋台湾府政院也需要他这样的人来打理。吕师夔怎么说呢?在形式没有大好之前,姜明觉得自己始终不敢放心的用他,毕竟他的妻儿老小都在元大都,做人谁没有私心呢?

    事情走到这个地步,一点也不能错了,那么剩下的只有鸿儿和自己,反正自己去,鸿儿肯定要跟着,台湾要发展,而自己不擅长的就这民政。在硫磺和硝石没有运回来,基隆的兵工厂没有建好之前,暂时自己还没有很多事情,谁知道这个提议一说出来,就马上遭到了陈宜中等人的反对,就连鸿儿情愿自己去,也不愿意姜明去冒这个险。

    陈宜中说的更是直白,姜明无论如何也是最高的官员,那里能轻易涉险呢?遂请缨自己去,并推荐吕师夔来主持台湾府政院,而姜明还是在这里主掌大局为重,因为此去漳州后,还可以顺便去招揽一些原来的门生子弟,做起来事情方便的多,而姜明现在哪里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没有什么根基。

    姜明犹豫再三,也说不出来自己再去的原因,而心里也是不情愿陈宜中去。因为陈宜中毕竟曾经是朝廷的丞相,要是让元军发现的话,就追捕力度来说,也会大的多。

    最后商量了一天,最后才决定由陈宜中找赵若梓谈谈,试探一下他的态度,毕竟是皇室子弟,如果能够出面,对于陈吊眼那样出身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对于郭敬财倒是大家一致认定,怎么也不能现在放他出去,商人言利,何况就现在的情况来说,元朝对于商人的待遇不错,在没有对福建元军做出大的打击之前,无论是姜明还是陈宜中等,都不想暴露台湾这个据点。只能算是委屈他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