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葬宋章节目录 > 第十九章 漳州行(上)

第十九章 漳州行(上)(2/2)

葬宋作者:受伤的害虫 2020-01-26 16:35
在那些士族门阀手里,因为,无论是谁当皇帝,都要用他们的影响力去统治疆土。比如说刘整一系、吕文焕一系、蒲寿庚一系。不想去做无谓的牺牲,说明白了就是不想为大宋做无谓的挣扎。才会有的这个结果。

    这就是姜明此次来漳州的原因。他心里想了,无论花多大的代价,都要在漳州大战一场,给那些正在观望的人一个警示。

    是夜,柳七伤来到客栈,细细的想姜明讲了今天所通报的军情,果然是关于唆都要来的消息。由于柳七伤是奉命来漳州协助移交战船的,所以得以参与整个商议过程。

    由于蒲寿庚的作用,唆都在泉州又要耽搁两天,可能会在九月二十来到漳州,共计会到来战船四百二十艘,平底船六十艘,运粮计五万石。唆都带军士三千人,携带马匹于闲置战船之上。以骑兵去广州助战。

    而四百二十艘战船,分别大部分为福船和楼船,便于运输兵卒和接弦而战,其中少量海鳅车船,便于机动,而元军大部分都在后者以便护卫战船和运粮船只。

    而在漳州所要交付的战船则大部分为广船,较福船坚而巨,利于冲击敌船。其形制“下窄上宽,状若两翼,在里海则稳,在外洋则动摇”。广船因为使用铁梨木建造,而铁梨木产量只是在潮州或者漳州数量适合生长,而且材料有限。所以此次漳州主要负责建造的就是广船。

    姜明被一些陌生的船名所迷惑,但是也不想深究,无论是什么战船,总比落在元军手里要好,特别是柳七伤所说的广船,听到形容简直就是一个海战中的坦克,就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但是奇怪的就是开始蒲寿庚说的不是有二十万石的粮食要运到广州一带吗?怎么现在只有区区的五万石呢?足足少了四分之一。忙问是什么原因。

    柳七伤说道。由于最近东南一带暂无战事,元朝为了一次功成,本来是让福建宣抚使王积翁前去助战的,但是王积翁却是积功要去大都觐见忽必烈,所以特命蒲寿庚前往崖山襄助。海路一是风浪无测,二是没有那么多的平底船,所以蒲寿庚将以督粮之责,顺道带兵前往。

    柳七伤没有估计鸿儿在身边,笑道:“估计蒲寿庚正在头痛该怎么办,相信最近这两天就会有消息传来。具体的那傅全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所以我更加不知道了。”

    姜明和鸿儿微微的皱着眉头,心里也是想着不好办,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个变故。蒲寿庚离开泉州倒是没有什么,但是要是到了崖山该怎么办呢?出力的话,就是再加上一笔罪恶。要是不出力,恐怕逃脱不了回头的张弘范等的弹劾。触怒了忽必烈那么在泉州的大好形势就荡然无存了。那么对于台湾的发展肯定也是起了一定的制约。

    姜明心里更是有些为难,在他的记忆中,最后蒲氏还是会触怒忽必烈而被灭族。难道这个结果又要提前?不由的感到一阵阵的头痛。上次的危机感,是蒲寿庚决定降元,这次呢?会不会导致他再次的反复呢?这个可不能不防患于未然。

    慢慢的劝慰着鸿儿去休息,然后和柳七伤在室内商议了一会,不管怎么说,还是让柳七伤用这次带来的全真门人尽量的监视蒲寿庚所派来之人,然后再严密的监视漳州招讨使傅全等官员你的状况,另外,就是要通知陈吊眼等加快速度将一部分人潜进漳州,以备有变。

    另外,柳七伤还打听到,现在漳州城防不算坚固,由于周围山中经常会有对蒙古人不满的忠义之士出没。不时骚扰船厂,企图阻碍其造船的进程。害怕万一有所疏忽,所以傅全将船厂附近驻扎了约有一千名骑兵和大约两千名步兵。在那里游弋,防止意外的发生。

    而漳州的驻军一共只有八千左右,其中包括五千人的步兵和三千人的骑兵,对于水军,由于近年来对于海上行朝的围剿,早就被带走的一干二净,所以不用担心。

    虽然漳州还有两千骑兵和三千步兵,但是漳州西北多山,东南临海,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这一点兵力是远远不够用的。平日里骑兵和约有两千步兵根本不驻扎于城中,而是分别在距离漳州城约三十里处龙溪西面沿线驻扎和在东面长泰县沿线驻扎,拱卫漳州。

    城内常驻兵卒,不过千余人而已。但是如果没有得到这次的船只,或者有足够的船只撤离,就算是拿下了漳州,不过杀的也是汉奸走狗,然后必会得到蒙军从泉州、潮州和梅州的疯狂报复,那样的话,根本不能久守,得之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