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葬宋章节目录 > 第三十五章 元水军南下

第三十五章 元水军南下(2/2)

葬宋作者:受伤的害虫 2020-01-26 16:35
合马此次的目的也正是

    个眼中钉出去,省的在京师中碍手碍脚。

    而伯颜让董文炳出征,也就是为了其的安全,在外边总比留在京师,随时被人诟病要好一些,这可是天子脚下,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谁能保证在阿合马的怂恿下,忽必烈那一天会要了董文炳的命呢?

    目的达到,虽然不是太满意,但是也差强人意了,阿合马见到伯颜看破不说破,也不敢纠缠下去,于是极力赞同由董文炳戴罪立功。

    元帝忽必烈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随之命人拟旨传召,又诏命江淮行省左丞范文虎为副。但是却不召其觐见,显然对于董文炳有所怨气,伯颜见此,不由为自己的明智之举感到庆幸。

    由于高丽所屯集战船,皆是为了讨伐日本之用,共有大小战船近一千五百艘,此次南下,忽必烈诏令择优取其一千之数,水军八万。听候董文炳的差遣。

    另下诏,督促高丽、明州再造战船补充其中,于是,高丽又掀起了一阵造船高峰。搞的上下是苦不堪言,小国寡民,怎么能经得起这么折腾,但是这是后来的事情了。

    董文炳接到圣旨,但是并不见皇帝召见,心知自己还是早些走才比较安全,马上召集家将幕僚,第三日就到宁海州接收船只水军。

    就在姜明和文天祥正设计赚取哈喇歹的时候,已经开始扬帆南下。一路上乘风破浪。率领杀了过来。

    本来近十天的路程,只用了七天就赶到了明州,在那里宣召范文虎入军,补充好粮草淡水后,就立即起锚出。按照这个速度,和冬季无大风浪的又是,赶到泉州,也不过最多七天左右。

    但是在这个时候,哈喇歹仍未出营接战的原因,就昭然可知了。哈喇歹正是接到张弘范的严令,在援军没有到来之前,千万不可出营杀敌,否则以军法论处。只是守住水军,顺便监视南军动向,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将其缠住,再报于张弘范就行了。

    这些姜明和文天祥却是不知道的。在董文炳快船扬帆南下的时候,他们却是在头痛着,怎么把哈喇歹引出来,做一场好戏给行朝和张世杰看。没有料到危险在一步步的靠近。

    殊不知,要是他们不去挑衅,做出收兵不出,要扬帆海外的模样,不用说,哈喇歹也会拼死贴近过来,因为张弘范给他的命令就是不让南军轻易出海。不过这也是张弘范的小心之处。

    其实早就探明,南军聚舟成城,用铁链锁住,根本没有逃跑的打算,留哈喇歹在这里。只是做出个样子给南宋的士卒们看。让南军心里自己明白,大元军队没有放松,你也不要妄想逃跑。

    就这样胶黏着又过了几天,连姜明这个军事门外汉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了。更不要说是带着兵厮杀多年的文天祥,他们怎么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元军变得这么斯斯文文的。

    事情虽然蹊跷,但是谁也没有办法猜出原因,就连熟知后世历史的姜明,也不会知道有水军南下,要一举歼灭大宋最后的残余势力。

    已经腊月初四了,姜明的心里慢慢的焦躁起来,不断的想着各种办法,但是哈喇歹像是死了一样,整天大营戒备森严,却是足不出户。

    让他感到有种遇到刺猬的味道。虽然他不知道元军为什么避战不出,但是他知道还有二十多天的功夫,就到了一二七九年,也正是这一年的正月,元军展开了崖山之战,是大宋国祚到此为止。

    他有些不想等了,既然在元军身上找不到借口,姜明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想到是不是该和文天祥摊牌呢?

    干脆假借神灵的预测。直接告诉文天祥一个月之后的结果,让文天祥自己选择,是继续谦谦君子,还是为了大宋国祚而不再爱惜自己的名声。

    姜明也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文天祥要是选择前,那么自己就是妖言惑众,是包藏祸心。就算不马上把自己拿下,估计也要和自己划地绝交。

    要是选择后的话,就好办了,他们一起回行朝面见皇上和皇太后,直接劝谏迁移行朝,张世杰要是敢阻拦,就利用柳七伤和王阿强将其以乱政之罪,直接拿下,那样虽然有些风险,但是凭借文天祥和自己的威信,应该可以将事态压制到最低大家都能接受的范畴。

    正在姜明这样内心矛盾的时候,一个人的到来,解决了他的这些问题。事情逐渐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