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葬宋章节目录 > 第三十九章 海战前奏

第三十九章 海战前奏(2/2)

葬宋作者:受伤的害虫 2020-01-26 16:35


    大家都在等待着黑暗后的黎明。

    此时的澎湖大营却是灯火通明,一片磨刀霍霍的声响,所有队长以上军官都在大营之内接受自己的命令。

    在熊熊火光、海风朔朔中,侯强那洪亮的声音响彻整个大营。

    兄弟们,天快要亮了,天亮之后,我们就要踏上新的征途,这次,要完成是姜大人交付与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他没有回来之前,不能让一艘鞑子的战船越过海峡。

    这个任务是艰巨的,你们知道我们将要面对的是多少鞑子水军吗?整整十万,上千艘战船。是我们的三倍兵力。所以说,这次战斗,是九死一生的。

    过了今晚,又会有不知道多少兄弟会葬身在这茫茫大海中,可能其中也包括我在内。但是,这难道不正是我们_家人的归宿吗。只有葬身在海里,才能找回我们的新生。

    我知道有很多人都很害怕,我和大家一样,心里也很害怕。第一次和这么多敌人正面交锋,我真的很不想去,我也不想你们去。姜大人更加不愿意看到现在的情景,但是我们不去行吗?

    鞑子是十分情愿的。因为,没有我们,他们就可以肆意的杀我们的家人,夺我们的财产。我们的生活就会朝不保夕。

    我们_民的地位已经是很低了,在姜大人没有重视我们之前,我们就算是想报国尽忠,也没有人要,就像是没娘的孩子一样,四处流浪和漂泊。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感受,是姜大人发现我们,并且重用我们,要给我们_民一个名分。要让我们的孩子可以读书做官,让我们成为了军人,所以,我们要不顾一切的完成姜大人交托给我们的任务。

    你们当中,绝大部分人是随我一起从丽江浦杀过来的,那时候,我们不过只有数百艘小船,就能在丽江浦两千余艘战船中进出自如。所以,这次,我们一定也可以完成姜大人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要让那些只会骑马的蒙古人知道,谁,才是大海的主人,那就是我们_家人。

    有我们的存在,就不会允许他们在海上猖狂。

    侯强说的口干舌燥。但是也不顾的喝水解渴。接下来,就是繁琐的分配任务当中,侯强经常和姜明在一起,所看见的远远比蒲寿庚透彻,他知道,董文炳此次南下,绝对不会在一个小小泉州下多少本钱,他们的目的,肯定是崖山行朝。

    所以这次的布置,只要是针对封锁海峡而定,至于泉州,没有陆军的配合想要拿下,除非是蒲寿庚再次造反,要不是绝不可能的。

    接到蒲寿庚发给自己的求援信,在动员赤红军之前,就已经回信向其说明了这一点,只要他售出晋江口,就不用怕董文炳的攻击。

    晋江口的地形,犹如是一个葫芦口一般,接口处狭窄。入内后水势复杂多变,根本不可能提供太多船只停泊的地点,董文炳要想以水军拿下各个码头后,直接以水军代步军攻打泉州城,有再多的兵力也只是一个添油战术,只要保证东溪、西溪的优势,保证坚守两天以上。那么董文炳势必会暂时放弃泉州而直奔崖山行朝位置。最多会留下百余艘战船封锁泉州湾。

    侯强这一点的分析,正中董文炳心内所想,也解开了蒲寿庚的心结。之所以采取劝降,就是不愿意花太多的心思在泉州,无论如何,就算是拿下了泉州,只是董文炳弥补了自己的过失,而消灭崖山的南宋小朝廷,才是灭国之战,功劳是远远高于拿下泉州的。

    于是蒲寿庚干脆放弃了晋江口防守,直接在内海布置,然后连夜把姜明从澎湖运来的小型回回炮架设在沿岸险峻处,准备用来攻击进入内海的战船。

    而侯强却是不打算再去援助董文炳,那样的话,只会让他产生更大的戒心,不与赤红军直接面对,直接扬帆西去。那么赤红军就难以追赶了。

    更何况,在追赶的过程中,由于船只性能的不同,太容易拉长战线,为元军所乘。正因为这样,侯强才把这次的阻击地点选择在距离泉州八十里左右的州屿附近,那里是董文炳水军去广州的必经之地,而且,在鼓浪屿驻扎蒙古水军覆没的消息应该还没有传出,在那里,元军的戒备之心,相对而言会小一些。

    布置好以后,子时一过,赤红军除留守人员外,大型战船三百余艘拖拽着小舰上千条,随即起兵,赶往州屿埋伏。(,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