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葬宋章节目录 > 第八十三章 回福州?

第八十三章 回福州?(2/2)

葬宋作者:受伤的害虫 2020-01-26 16:35
话虽如此,但是先皇只留

    龙子,端宗驾崩,只有幼帝和皇上,就算是立其他等不服,天下也不会承认的。”

    姜明冷笑道:“诸位都不服,但是焉知天下不服?”说完,猛省现在是在宋朝,忙告个罪,继续说道:“刚才我的意思是,元帝只不过是想找个人出来牵制我们,在他们北方没有平定之前,树立一杆旗帜来愚昧乡民,焉能不大肆的宣扬此举,另外又有很多无气节的读书人为其鼓吹。而百姓居危思安,已经饱尝战火,有了一点希望,很大的可能盲目跟从。”

    “所以,元帝根本就没有打算得到咱们的认同,他只需要短期之内,有个被江南百姓认同的旗号来代替他号施令而已。”

    姜明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何况,他们还有个最大的凭借,就是当初临安城陷,传国玉玺也在他们的手中,就算是幼帝失踪或身亡,他们随时可以起草一个诏书来蒙蔽天下。到了那时,我们又将如何呢?”

    这些道理不是在场的大臣想不到,而是没有姜明把握的情报多,和全局观念比较淡薄而已。听姜明这么一说,心下觉得也有些道理。

    但是嘴里却是不能承认的,这毕竟是在朝堂之上,当着现在的皇上和太后,说出来也就是一些诛心之言了。所以虽然觉得有些道理,无人反对,但是也没有人认同这些话。

    杨太后倒是不以为意,听姜明这么说,一切形势皆不利于行朝,忙问道:“国师可有应对之策吗?”

    出人意料的是刚才姜明侃侃而谈,但是听到问及这句话,却是非常肯定的回答道:“没有。”杨太后眼中露出失望之色。

    姜明继续道:“我们虽然没有办法,但是我们既然事先得到消息,就可以比他们先行一步。”说完,又从袖管内拿出一纸卷轴出来,交与了杨太后。

    看见姜明早就有准备,却是害的自己担心了那么久,还是有些不满的看了其一眼,结果卷轴,打开看了以后,面上却没有什么表情,然后递给身边的宦官,让其传阅给陆丞相然后当众宣读。

    其实姜明昨日就回到了珠海,一直闭门不出,就是为了和鸿儿想应对之策,还有就是请鸿儿为自己其超奏折了。之所以现在才取出呈上,就是为了保证奏折的成功性加大,因为其中肯定要触动些什么。

    呈给杨太后的奏折中,有几条是必须加快进行的。先,就是必须马上返回内陆,既然曾经在福州建立行朝,那么圣驾就必须还驾福州,在那里举行登基大典。给天下人,至少是东南一带吃一个定心丸。

    同时传召天下,尊崇幼帝为太上皇。全氏为太皇太后。以彰显自己的正统,而台湾暂时作为行朝的一个缓冲,能不暴露还是不暴露,把元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内陆之上,才能保证台湾后方的稳定。那么军需后勤才能源源不断的供给。

    做了这一切还不够,还要在昭告天下的同时,号召天下群雄起义勤王,但是不必赶往福州救援,只是驻守本地,或就近连成一片,得一县则以子爵领县令之职。得一州则以伯爵领知州之职,得一路则以侯爵领安抚使之职。

    辖内官员皆可自行任命,但是需要报于朝廷知道,朝廷不得以各种理由给予拒绝。

    为了表示朝廷对此举的决心,则要封赏现存正在为大宋殚心竭虑的官员,诸如泉州蒲氏、兴化陈氏、漳州陈吊眼和福州侯强、钓鱼城张钰等等。

    以上诸路,皆按照承诺兑现,以鼓舞抗元士气。但凡有义举报于朝廷知晓,若是有难,朝廷必会号召天下共救之等等。

    其实,这份奏折才是姜明今天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本来就是一举两得的东西,先可以为手下讨得这份功劳,再则可以勉励天下人一起模仿。让大家更有希望。

    虽然现在大宋势弱,但毕竟是皇室正统,在很多人的眼里还是保留着对其的厚望和眷恋之心。

    朝堂之上听到姜明的这份奏折,心里想到这些也没有什么,就算是有些大臣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些不对,但暂时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只是还都福州,总让人觉得心里有些不安。不过也可能是由于常年的海上生涯,对于陆地有些望而生畏罢了。

    但总算没有触及自己的什么利益,当下也没有太多的反对。国家都到了这个份上了,多封赏几个爵位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