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葬宋章节目录 > 第一百零三章 武器换装计划

第一百零三章 武器换装计划(2/2)

葬宋作者:受伤的害虫 2020-01-26 16:35
张鹤找些碳条和纸张来。又找了木匠尺子,勾勾划划,依照记忆画了一张连环弩机之图,他本是理科出身,画这样的图当然不在话下。然后把零件一一画出,尺寸却只能按照当时的尺寸标了,因为他也没有任何东西做为参照。

    交与张鹤后,道:“这个是我依据诸葛连弩所设计,但是却可以单手发射,一次可以连发十支左右,五十步内,可透重铠。至于尺寸方面你是行家,可自行琢磨,不过要留下存档以备后用。材料用的钢材,这几天炼制的钢材就可以胜任。可命人照样集中赶制了,回头我专组弩兵,遇敌时轮番射击。蒙古弓马再娴熟,恐怕也快不过此物。”

    张鹤身为此中行家,那里看不到这里的妙处,见姜明将图纸递给自己,忙站起恭敬的双手接过。小心的放进怀里。

    除了制式的“宋刀”和连环手弩之外。剩下最让姜明操心的就是关于火炮的制造。现在钢材若是能大量的生产,倒是一个制造火炮的机会,因为在飞雷炮累积的经验之下。制作火炮的条件日趋成熟。

    如果再不纠正,的就像张鹤所造的红衣大炮一般,以吨位取胜,那么就有失正统了。精钢的产生,至少可以使火炮提升一个台阶。然后循着发展下去,相信以众人的智慧,一定可以达成目标的。

    现在和张鹤一起研究的是如何将发射药和火药包结合在一起,做成制式的炸弹问题,就是在所说的开花弹。就是利用弹丸爆炸后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来杀伤或爆破的弹药,也就是姜明在后世军事中常说的榴弹、榴散弹。

    而由于姜明到来,正巧又在电影的灵感中复制了所谓的飞雷炮,使大宋的火器事业少走了很多弯路。飞雷炮所装填发射药的剂量和火药包在飞行过程中所用的引信长度,都有了相当的经验积累。

    不过就福州的上次的演,还是不尽人意。首先就是估计不足,在元军头顶炸开的不少,要不就是落到地上滚了半天才爆炸。万一不爆炸了,被对方捡了过去,那么也不利于保密。所以,只是象征性的开了几炮就停了下来。

    这种的开花弹非常难操作而且危险。跟姜明想象中的“开花弹”根本就是两回事,首先,张鹤所造的红衣大炮基本上还是一个飞雷炮的扩大版,用发射药铺底,然后装由铁壳制成的炮弹。这样容易被外来因素干扰。所谓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可能是最恰当的比喻了。

    这样发射方法也是非常危险的,点燃发射药产生的火焰从炮弹跟炮管的间隙窜到炮弹前方,极容易引燃暴露出来的药捻,导致提前爆炸甚至炸膛。

    而姜明所想的火炮,要求得远、安全性好、爆开的时机也准确,是专门对付骑兵、步卒的。

    关于发射药和炸弹的结合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时间引信的结构最后经过试验,用的是是一段中空,两端开口的竹管,内装一种燃烧速度很稳定的慢燃火药。

    木管上标有刻度,使用时炮手先估算一下发射距离,将射击距离和炮弹种类对应的飞行时间编成手册,需要是查处所需再按引信上的旋钮调整引爆时间,同时在引信的相应位置打个孔,最后塞进炮弹的引信孔。

    这时,引信的一端露在弹体外,另一端与炮弹内的接触。最后把炮弹塞进炮膛,引信的位置朝前。由于滑膛前装火炮的内膛直径略大于炮弹的直径,发射药爆炸时一部分火焰从炮弹和炮膛间的空隙渗透到炮弹的前方,直接点燃了引信露在炮弹外的部分,炮弹在空中飞行特定的时间后,引信按先前调整好的时间燃烧到炮弹内的位置,点燃,炮弹爆炸。

    基本上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合,但是完美的结合则需要漫长的时间。祥兴三年下半年的时间。

    基本上都是在基隆度过的,中间由于谈判的需要,回过福州几次,但是稍微待上几天就离开了,对于谈判。他没有报任何的希望。

    姜明知道,所谓谈判。不过是双方互相拖拽时间的砝码而已。到了一定的时间,肯定会撕破脸的。所以他一直在忙乎着“宋刀”、“火炮”和连环手弩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争取达到量产,那样,才能进一步的装备军队。为以后的大战打下基础。,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WwW。kE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