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我在大宋当提刑章节目录 > 第十七章 九层宝塔

第十七章 九层宝塔(2/2)

我在大宋当提刑作者:萧小慎 2021-02-09 19:23
位受害者耿阳留下来的唯一证物——就是那串佛珠。

    但这串佛珠至今还在开封府里封存着,怎么会再次出现呢?如果是巧合,未免过于巧合。若不是巧合,一切都解释不通。

    众人置身在这寺庙的房间里,竟然感觉到丝丝冷风钻入身体。

    关键时刻,李媗之站出来:“一切鬼神之说皆是借‘鬼神’而谋私心,你们大可不必随之起舞。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侦破此案。”

    见识过各种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案子,李媗之也基本上免疫了一部分。

    “去哪里?”赵福霖六神无主的问道。

    “当然是回去!越快越好!”李媗之催促道。

    众人在李媗之的催促下,一刻也不敢耽误,便动身返回汴梁。

    伏牛山系是位于中原西部的山脉,传说在秦始皇年间人多地少,当地百姓常常吃不饱饭。朝中有个奸臣偏偏相处一个歪主意,奏请朝廷:“世上人多容易生是非,不如多杀些刁民。人少了,粮食就够吃了,百姓就不造反了。”

    秦始皇听了,觉得有理,就派人铸了头万斤铁牛,让官兵们把铁牛拉到百姓家,并规定:铁牛推到谁家,限三天推到别家去,谁推不走就杀掉全家!这万斤铁牛成了吃人兽,推到哪那儿,哪儿的老百姓就哭声一片。

    天上的太上老君看不惯人间疾苦,便下凡赐予百姓一根赶山鞭。铁牛到了谁家,谁就用赶山鞭把铁牛赶走。始皇闻之,动了心思。便强行抢过此鞭,赶万斤铁牛,谁知道无论怎么挥鞭,铁牛只是纹丝不动。

    看到这种情况,秦始皇心里不禁有些发毛,心想:“这也许是上天在警示我?”从此以后,秦始皇再也不敢用万斤铁牛坑杀老百姓。

    从此,万斤铁牛就留到了河南,天长日久,变成了八百里伏牛山。

    杨宗谨和詹俊随着大祭司在这茫茫大山中穿行,去拿取拥有不可思议力量的“佛骨舍利”。

    其实杨宗谨也知道所谓的“舍利”,是僧侣在火化后,在世上留下的唯一痕迹。不知为什么被这个村落奉为“神迹”,还死命守护。也不知道法眼宗为什么盯上此物,竟不惜大开杀戒。

    “呜……呜……呜!”一声声狼啸突然传来,在山中回荡。

    “天啦,有狼!”杨宗谨警觉的按着手腕,随时准备发射袖里箭。

    狼啸越来越近……

    忽然,一群有着纯灰色毛皮的野狼仿佛幽灵般从林子里闪出,双眼凶残,同时露出深白锋利的牙齿,把杨宗谨等三人团团围住。

    詹俊本能的抽腰间的配刀,意外的发现自己的刀遗失了。也不知道掉在哪里,总之是找不到了。

    “不用害怕,这是守护‘佛骨舍利’的狼群。”大祭司很是镇定。

    他说完,在地上盘膝而坐,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入定老僧。

    这群凶恶的野狼仿佛有灵性一般,随着大祭司的诵声,原本凶恶的姿态竟然渐渐转为平和,跟着掉头而走,很快就消失在三人的视野里。

    瞧得杨宗谨一愣一愣的,自认为见多识广,没想到还是被惊呆了。

    大祭司从容起身,随手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回头看着化作“石像”的他们道:“走吧,东西就在前面。”

    杨宗谨和詹俊这才回过神来,心中充满好奇,打起精神,跟在大祭司的身后,继续前行。

    在群山环抱的一个山谷中,一座九层高塔出现在眼前。

    宝塔用砖石堆砌而成,打磨的晶莹剔透,塔高约十来米。造型与普通宝塔无异,但是藏于深山谷中,如果不是大祭司亲自引路到此,要想找到这里,真怕是比登天还难。

    “‘佛骨舍利’就在这里面。”大祭司双手合十,低头诵读禅经。

    大祭司宝相庄严,宝塔巍峨耸立。

    让杨宗谨和詹俊都不禁低下头,双手合十,算是一种尊重。

    大祭司诵读完经文,便催促道:“我们时间不多,相信用不了多久法眼宗的人就会找到这里。”

    杨宗谨道:“这‘佛骨舍利’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法眼宗千方百计要得到它?”

    尽管有很多问题想问,杨宗谨鉴于时间关系,还是挑了最要紧的询问。

    “佛骨舍利,传说是无天佛祖成佛前,经六道轮回,除去一身罪业凝结而成。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乃是法眼宗最重要的圣物。世代被镇压在宝塔下,由我们大祭司负责看管。不料,我们之中突然出现了叛徒,虽然防备及时,却还是被他盗走了卷轴。”

    “卷轴是什么?”

    “记载了佛骨舍利的解开封印之法。”

    “所以他们在得到卷轴后,便在伏牛山中搜查你们的下落!”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