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燕倾天下章节目录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宁可枝头抱香死(四)

第一百六十七章 宁可枝头抱香死(四)(2/2)

燕倾天下作者:天下归元 2020-01-26 15:33
计,不计自身得失,忠心事君,朕心欣慰,但朕既贵为天子,也不能白拿你的,朕可允你一个请求,作为补偿。”

    我抬头,看他,目光深深,我知道父亲从来不是一个可以从表面言行窥其内心的人,若轻易信了他,只怕会输得很惨。

    但是,我无论如何,要试试。

    不死营,他绝不会留给我,哪怕抢,他也迟早会抢去,我若恋栈不放,只会给他找到借口对付我,与其等到他使尽手段再交出不死营,不如痛快放手。

    既然交出不死营已成定局,既然我牺牲我的心血已成定局,那么,尝试着博回一点找头,也是应该的。

    我笑道:”父亲当知道我现今的唯一请求是什么。“

    他目光又一闪,却不答我的话,只是再次端茶就唇,轻抿一口,笑道:“怀素,前数日我夜有所梦,竟然梦见当年去山庄探望你的旧事,你那时不过十余岁,扎双髻,紫绸衣,雪白小脸,至今想起,依旧觉得可爱。”

    我警惕的眯起双眼他说起这个做什么?我可不敢相信他老人家是真的在诉说对我的疼惜,怀念我的童年。

    却听他接道:“那时我每次下山,都心中愧疚怅然,想你小小年纪,母丧父离,僻处山野之地,实在凄凉。”

    他满面惆怅哀然之色,竟看得我心中也微微一软,不能自抑的想起娘,心中再一痛,然而想到娘我立时瞿然而醒----不对,父亲一直知道,自小的寄人篱下和娘的死,使我对他深有怨艾,也是我们父女不能和睦相处的最主要原因,娘去了不可泅渡的死亡之海,我和父亲之间,从此难补鸿沟。

    那么他怎么会在我面前,主动提起娘?

    我想了想,在心里冷笑起来,原来贪心不死,原来换了计策,此番以情动人,迂回曲折,不过是初初那”山庄“二字。

    果听得他道:“所幸有山庄众人护持教导,你长成如此聪慧灵秀,文武双全,我心甚慰。”

    我不答,只似笑非笑看他。

    他神色自若接道:“是以我一直颇为感激山庄诸人,欲图答报,如今朕富有四海坐拥天下,当年夙愿,当可偿矣。”

    “哦,”我笑道:“父亲打算如何报偿?”

    他正色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以你师傅师叔的才能,实授武职,也是当得起的。”

    我只笑而不答。

    他挑眉看了我一眼,似是终于不耐烦这般绕弯子说话,清咳一声,道:“若是你师傅他们不惯官场,以闲云草莽为乐,朕也不欲相强,只是听说山庄长于消息刺探,其消息渠道,纵横经纬遍布天下,朕想着,和朝中锦衣卫之职司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我既为父女,一家人何必做出两家事?不妨请你的师傅师叔们,以及山庄所属,并入锦衣卫,专司天下不公不法之事监察,廓清法制匡扶正义,说起来也不违背你山庄素所尊崇之侠义道,届时这锦衣卫最高指挥使,由你师伯任着便是,也正好调教调教那些没个章法的喽啰,你看,可好?”

    你看,可好?

    我垂目,端起茶盏,轻吹浮沫。

    好温和婉转的口气,好冠冕堂皇的说辞。

    好险恶而一厢情愿的用心。

    吞并掉山庄是么?分化之,零割之,利用之?什么锦衣卫指挥使?做了你的官,要杀要剐还不是由你?

    我可没忘记你曾指使贺兰悠杀近邪。

    外公所言非虚,你果然动了山庄的心思,抢走不死营还不甘心,你连山庄都不放心留在我手里,果然抢来的龙椅有刺,抢来的帝位心虚,你这般急迫的妄图攫取我的势力,你害怕的,到底是我,还是内心深处长久盘桓的不安?

    当年我隐约听闻,我被送上山后,四大弟子曾劝说过外公,禁绝燕王进山,以免将来生祸患,当时外公言道,“不可使怀素与父相绝。”是以父亲得以年年探望我,山庄奇诡路径对他开放,给了他一窥山庄奥秘的机会,那是外公爱怜我,明知他虎狼之性,依旧引狼入室,外公爱重我若此,他将山庄交给我,即使已表明他不在意,我却又怎能任山庄落入父亲之手?

    将掌中茶盏轻轻搁于几上,我抬头,对上父亲平静中隐藏算计的目光,很慢的笑了笑。

    “父亲,您的建议甚好,不过女儿另有个想法,您可愿一闻?”

    “哦?”他斜睨我,,目有戒备之色。

    我慢条斯理道:“父亲您刚才说,锦衣卫没个章法,想来您也知道,所谓“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这般的职司,若为心狠手辣之人把持,极易使天子之剑易手他人,成为别有用心者打击异己之私器,如今的锦衣卫,是越跋扈不知法度,滥用私刑迫害政敌,自设诏狱擅处人犯,广事罗织酷刑逼供,百官黎庶闻声远避,长此以往,只怕难免渐如武周朝女帝风闻奏事,酷吏来俊臣索元礼自撰《罗织经》般,祸乱朝纲人人自危,对父亲治下大明朝之民心安定,必有所损,女儿以为,锦衣卫本只司巡查缉捕,处理帝王交付案卷,如今初衷已改,私欲膨胀,已引起百官怨望,倒不如裁撤锦衣卫,收回其擅自审处人犯之权,并入山庄,转至暗处,专司天下情报收集传递,原有审决之权,依旧交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如此,方职司分明,互有牵制互不统属,可避尾大不掉之势矣。”

    慢悠悠一笑,我再将一军,“父亲若纳怀素所请,怀素愿亲自为父亲掌执此事,鞍前马后,无不效劳。”

    一阵静默。

    我笑吟吟注视着父亲,等着他暴怒失态。

    你想吃掉我的势力,我不退反进,反攻一招,看你如何应对?

    我的目光,紧紧盯着他的脸,他眉梢轻轻抖动,双目微微眯起,寒光乍现,嘴角肌肉扭紧,唇线抿成一条直而薄的“一”,神情沉敛里,隐现狰狞。

    面上浮着微微笑意,我在悲凉的等待,我的父亲,会怎样对他的女儿,一现天子之怒?

    然而他很快平静下来。

    居然还端起已经凉掉的茶,饮了一口。

    稳稳放下茶盏,他道:“嗯你的谏言,朕记着了,此事日后再议。”

    我颔,有一丝轻微的释然,正欲告辞,目光忽掠过他身边案几上,几封奏折,最上面一封,字迹隐有些熟悉,我皱眉思索,依稀记得,那是朱高煦的字体,我曾经见过他写给父亲的军略。

    看到他的字体,我直觉隐隐有些不安,脑中忽掠过一丝念头,电光火石间我瞿然一惊,疾声问道:“父亲,不死营交还后,您属意由谁统带?”

    他似是怔了怔,方答:“此事朕意未决,你也不必忧心,总之,朕不会亏待不死营有功将士就是。”

    我不理他语气已有不豫,忽地站起,指着那奏折道:“可是拨予朱高煦麾下?”

    他默然不语。

    我站在那里,看着他,只觉得宽阔良深的宫殿的光影,一层层黯淡下来,黯淡光色里高坐的父亲,面目模糊,神情阴鸷,然而隐藏在这些表象之后他的内心,已难用模糊阴鸷来猜想,我看着他,想用目光劈开遮掩于他神色前的重重层云,却最终,只能直面他的无波神色,和抿着满含深意笑纹的嘴角。

    我苦笑起来,十指冰凉。

    父亲,你离我如此遥远。

    多年前,娘亲逝世之时,你已遥遥立于我生命的对岸,终我一生,难以真正靠近。

    然而那时,我还是能看清你,知晓你前行路途上的一切。

    可如今,是不是身份的巨大转变,从仰望而至俯视,那般落目的景象变迁,亦会彻底改变一个人?还是你一直很好的隐藏了那么久的本性,在踌躇满志天下在握的今天,终于不需再苦心隐瞒掩藏,而痛快显露?

    我本应熟悉你,然而这一刻,我只觉得陌生,那陌生如此寒意森森,利齿烁烁,泛着白亮的幽光,啮痛我。

    啮痛了,我的心——

    长更新,不留存稿,所以下一章若更慢了,勿砸。

    本书由潇湘书院,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