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去做地主婆章节目录 > 第八十八章说 功劳曹大姐初惊朝堂

第八十八章说 功劳曹大姐初惊朝堂(2/2)

穿越去做地主婆作者:希行 2019-12-06 02:13
!听说你爱美人,朕赏你几个宫女可好?”

    见到皇帝竟然跟李蓉调笑起来,可见他那点私生活不检点的污点,也不算什么了。众人忙跟着打哈哈,纷纷道此乃妙事。

    李蓉含笑谢恩,眼看今日朝时不短了,皇帝就要下旨散朝,但就在此时,李蓉却又一次出列道:“陛下,臣有事奏。”

    皇帝今日解决了心头烦事,精神大好,便道:“说。”

    “陛下,臣不敢贪功,臣有今日奏议,乃受人指点,请陛下允许臣将封赏转赠此人,一共沐圣恩。”李蓉慢慢道。

    这道出乎所有人意外,听他李蓉这意思,那个人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人,否则怎会将这样一件荣誉之事让给他人?按理说李蓉可不需在这里说出来,回去后给那人些谢礼便可以了,这个李蓉,倒是个无私之人?

    皇帝听了这话,对李蓉的态度又好了许多,感觉这个人真是磊磊君子啊!敢进言不贪功,人才啊!于是站起身来:“不知此人是谁?可是大人府中的食客?如此,可有学生籍?朕再赏他便可。”

    刘小虎心里有些郁闷,不自觉的看了邓绾一眼,见邓绾正冲自已使了眼色,暗示去查查那个乱嚼舌头不长眼的龟儿子是谁。心里叹了口气,忽然李蓉抬头冲自已笑了笑,不由愣了愣,不解何意,就听李蓉说道:“此人乃冠氏县上奏的及时现麦灾并提出诊治方法的人称农神娘子的成安县曹氏。”

    这一长串话从李蓉嘴里突突冒出来,真难为传到众人耳内还清晰明了,但包括皇帝在内的众人都有些愣神,一时没反应过来这说的人是谁,只明白是个妇人。

    而刘小虎觉得脑中哄得一声,顿时思绪乱糟糟起来,耳中反复只有一个声音,成安县曹氏!

    是她?是她?是她的意思?

    而在此时,看出众人疑惑的李蓉忙释疑道:“陛下,曹氏,就是刘大人的……前妻。”

    皇帝觉得有生以来这是他遇到惊喜最多的一日,他的目光与朝中所有人一样,都转向了刘小虎,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他恍惚记得,刘小虎曾说过,这个曹氏极精通农事,如此能说出这样的看法,也是正常的,只不过,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如果这个曹氏不是那个曹氏,他这个做皇帝,自然毫不意外的要进行封赏,朝廷可不是歧妇女的,想当年治平年间长乐女子钱四娘兴修的木兰陂,就获得朝廷的嘉奖,只是,这曾经的夫妻俩持的是截然相反的观点,就赏了前妻,算不算打了前夫的脸?

    “陛下,曹氏偶听人说起朝廷要推广大棚之事,她当年亲自种着,深知其大利,知道陛下爱民心切,本不敢妄议朝事,但她长在民间家中世代种地为生,见惯灾年荒年,最知民众对果腹之物的依赖,当年才会只求区区几亩地而让出价值万金的早熟莲藕种植法子,为此还遭到成安县令大人的不解,曹氏说服县令大人力种水稻为主,劝朱大人勿争莲藕之乡之名,为保民生口腹之物而重,这是成安县朱文清上书为证。”李蓉不紧不慢的说来,一面拿出一封上书举起。

    这话说得,听起来平淡无奇,但众人怎么听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似乎有些字眼,李蓉咬的过于清晰了些,什么叫亲自种着?什么叫让出种植法子?什么叫劝服县令大人?伴着李蓉的叙述,刘小虎面色沉如水,目不斜视,那犹如高倍聚光灯的目光,也不能探出他此时的心思,只有靠他最近的邓绾,不自觉的瞄了一眼,刘小虎垂在袖中微微颤动的手。

    皇帝再按不住心内的好奇,也不顾得再考虑这算不算打了爱卿的脸,忙让内侍接了过来,果然见朱文清字字详细句句朴实,以那曹氏当年的作为力西谏不可随意推广大棚菜,请以谷粮为重。

    “如此,成安县朱文清、曹氏、忠勤可嘉,各封赏银白两、四表礼,加封朱文清食禄一千石。赐曹氏织锻织锦十匹。”皇帝思虑片刻,为自已这个决定暗暗叫好,这样既赏了曹氏,也让刘小虎面子上好过些,说完,下意识的看了刘小虎,见朝中众人的目光也都在刘小虎身上转啊转,只转的那个年纪还不大的孩子,再掩不住难看的脸色。

    “退朝。”皇帝忙吩咐,以缓解刘小虎的难堪,在起身回宫的路上,皇帝忍不住想起这个曹氏,想到曾经也见过一面,没想到不仅做了一手好饭菜,还如此精通农事,倒有些不同与旁人,再想那曹氏的模样,确实想不起来,只记得似乎有些莽撞无礼,敢直视自已,他一路想着,走进了曹太后的寝宫,今日曹太后刚吃过药,精神好了些,看到皇帝步履轻松,嘴角还挂着一丝笑,不由笑道:“官家,何事如此高兴?”

    皇帝闻着屋内的药香,看到床榻上的祖母,满头银丝,因为在床上躺的久了,肌肤越显得松弛,心内不由一酸,坐下来,握着曹太后的手,真切的道:“娘娘,你今日可好些了?我着人去宫外寻良医,娘娘很快就能好起来了。”

    曹太后只是一笑,道:“官家无须费心,这生死之事,哀家一向看的轻。”

    说的皇帝有些难过,那曹太后知他心意,便接着问他为何事高兴转开话题。

    “娘娘,”皇帝来了兴致,刚要兴致勃勃的说,忽然想起那曹氏是被曹太后做主休掉的,顿时有些犹豫,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曹太后自然看出他的犹豫,笑了笑,道:“官家有什么话不能跟娘娘说了?”

    皇帝一向对这个非亲生奶奶敬重万分,知道她可不比那些心量狭小的一般妇人,又最是爱民心切的,便毫不犹豫的说道:“娘娘,你还记得那刘家的……悍妇曹氏?”

    曹太后听了点点头,嘴边露出一丝笑,说道:“记得,就是做得一手好菜,又写了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那样好词的妇人吧?”说着叹了口气,“当日哀家也是急了些,总觉得有些亏欠这孩子,她如今,过得如何?只怕难寻好人家嫁了。”

    皇帝听到这番话,知道曹太后对那曹氏早无怨言,忙笑道将朝堂上的事说出来,曹太后听了,几乎坐起来,不可置信的道:“竟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