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意三国章节目录 > 第七章 十年

第七章 十年

我意三国作者:易飘零 2020-01-23 22:51
    湛蓝的大海一望无际令人不由自主的将自己的胸怀给放宽了。随着滔滔的海波不住的起伏,飒飒的海风也不断的将凉秋的味道带入人的心中。秋日到了,原本看似有些低沉的天空被远远的拉开,在这个少云的日子里分外令人感受到海天的宽广。深空无限,大海无垠。不知道是谁说了这样的一句话,确乎是既有道理的“……大海之辽阔远较于草原之宽,那种事深邃而迷人的。无边无际的感觉确实会让人将心声放松将野心抛开,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凡是总有例外的出现,若是有一日,人们膨胀的野心连大海都包容不下的时候,那疯狂的战争或许会席卷整个天下。”

    “……席卷天下的疯狂战争?”略略有些失神的士宏嘴边聊起了一抹嘲讽的微笑。但这样的微笑并没有持续很久,随着水天交界处,那一抹陆地的轮廓在自己的视野中变大,他的神情一瞬间凝重起来。此刻他已是认为,那句不知是从哪里传出的话是万分正确的了“如果我就这样直接攻击这个岛上的基地的话,也许天下的决战真的会因此而爆发吧。”想到这里一向被誉为年少老成的士宏也不由自主的颤抖起自己的手来,他知道自己手中力量的强大,也明白这样强大的力量一旦挥发出去会有怎样的结果。“究竟打还是不打……”士宏很有些下不定决心。虽然在海上,他却是知道整个天下情势之微妙的,如果他眼下就这样下令攻击的话,那很有可能成为吴、魏两边对大唐开战的借口——自己面前的这个岛屿是属于小琉球的一个部分,其战略位置十分的重要,但却不是大唐的领土。它是属于吴、魏共管的地界,是吴、魏在整个东洋海域的贸易中转站,也是整个东洋面上最大的海盗巢穴。最初的时候大唐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由于远洋船的优秀,以及南洋地方的重要性利益凸显,大唐的海军的精力很多都被南洋的扩张给吸引了过去。而对于东洋地面上的海岛,却采用抓大放小的办法,来进行控制。这在最出并没有觉得什么,但在后面想来却显然是一个错误,而士弘眼下就是为了纠正这个错误而来的。

    “踏浪鲨”士弘,这是在海盗中流传已久的一个威名。作为海盗,你可以不知道当今天下三分之主究竟是谁,可以不晓得这三个国家的海军统帅是何人,却绝对不会忘记“踏浪鲨”士弘这个名号。对于海盗来说士弘的比阎王还要可怕,他手下的第二舰队比任何一支海盗都更有海盗的风范。昔日在陆地上有高顺的千人破阵营所攻无所不破的说法,而现在在海上也有士弘的第二舰队所剿无所不灭的传说。在第二舰队成立的十年里,士弘打了大小近千次海战,剿灭了近两百多绺海盗组织。从只有几艘船的小海盗,到拥有几十上百艘战舰的大海盗,只要是被士弘逮住的,基本上都没有逃脱的可能,而且也都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被士弘抓到的海盗的唯一下场就是被割破肚子抛入大海喂鲨鱼。

    这当然是很残忍的事情,但对付海盗却是十分有效。在士弘纵横南洋的数量间,南洋地面上的海盗几乎被一剿而空,除了几个士弘刻意留下来训练新兵的海盗组织以外,根本没有任何海盗能在其中生存。士弘以此而取得了巨大的名声和官职,眼下年仅二十八岁的他已是靖海副督军,拜领正二阶镇海大将军之职了。此次,他的南洋舰队和甘宁的东洋舰队调换防区,李晟特别交代的便是让他把东洋地面上的海盗给剿绝了。

    “……南洋地面上的海盗,大都是孙权那边的,只要老老实实的打击他们便可以了。而东洋地面上的海盗除了孙权的,还有曹操的,还有公孙的,他们互相之间或有利益,或有矛盾,其间还牵扯到各自的军队问题,却是复杂的很。兴霸的第一舰队都是以吃水较深的轮帆战舰为主,善于大规模作战和两栖作战,至于剿灭海盗这些苍蝇,他们的那些船并不适合。所以还得由你们出马啊。”在进成都述职的士弘,在接受已经登基为帝的李晟召见时,听自己的陛下如此说道。尽管这也是事实,但士弘还是从其中感受到了淳淳的托付之意。

    “臣怎敢不以忠心报陛下?”士弘叩首感泣的说道。他从广州起航,先是远行至辽东的造船厂那儿扩充了一下自己的舰队,随即便迅速的南下,直扑这儿——在事先他已经通过白衣而得知,这里是整个东洋海盗的聚居地。

    这已经是一个正式分裂的时代。皇帝这个天下按说是独一无二的称号,此刻却被三个人给瓜分了。强盛的汉帝国已经成为过去。就在六年前曹操病死后不久,曹操的儿子曹丕就实现了他父亲的话,成为了“周武王”,将原本就是傀儡的汉帝给推下了台。汉帝既没,那不愿意屈居于曹氏之下的李晟和孙权很自然便也选择了称帝就在曹丕称帝的那一年五月,唐王李晟即皇帝位建立唐帝国,年号中华;而次一年的二月,江东的孙权也称帝登基,建立吴帝国,年号为黄武。

    悠悠的四载过去了,如今天下的年号似乎有些混乱,具体来说是魏黄初五年,唐中华五年,吴黄武四年。整个天下都处于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境地之中,面对李唐一方将要发起的北伐,无论是曹魏还是孙吴都迫切的感觉到了危机的存在。虽然李唐一方的军队只有三十万,而魏国拥有五十万的军队,吴国拥有二十万的军队,但无论是曹丕还是孙权都对李晟的军队感到恐惧——李晟手下的那是什么军队?那是以整个草原为训练场,通过不断和匈奴和鲜卑、乌桓等蛮族交战,而获得的百战之师,他们所拥有的战力可不是曹丕和孙权这边那些数年没有战斗过的士兵可以比拟的。想当初曹操在世时,曹操还是咬着牙根,频繁的出击草原和李晟做相同的训练,可到了曹丕上台之后,这个训练便被废止了。曹家的身底,可没有李晟的厚实,尽管他们也在海贸上挣了一笔,但和李晟的比起来,那依旧是小头,他们当然承受不了这样的消耗。而曹丕在和曹操相比之下,似乎还稍显差了一些。

    “天下的命运只怕在这几年就会被确定吧。”这一点几乎没有任何疑惑的,大家都清楚。而天下间最能够混元归一的势力究竟是哪一个,随着大唐的实力一点一点的展露,所有人的目光似乎都已经聚集到了益州连连征战而国库不虚;频频动用民力而民心不乱;于内兴修水利、疏通运河、开垦农田、创办学校,令百姓无饥饿等等;于外则征服四海,威震草原,可谓是令天下人侧目了。

    “一统天下的恐怕就是大唐吧。”百姓都如此想着,那些吴、魏的高官们哪里还不会这样认为呢?于是在曹丕和孙权称帝之后不久,江南联盟宣告破裂,为了抵御李晟的入侵,曹丕和孙权建立了一个新的联盟。由于曹丕和孙权都位于李唐的东面,因此这个联盟也就被李晟这边的人称为东方联盟了。

    对于李晟那边怎么称呼自己这边的联盟,曹丕和孙权是不怎么在乎的。他们在乎的是面对李唐那边利益强大的国力和日渐完善的包围网,自己该如何是好。“天下第一战略高手!”这是他们在晓得李晟发家的战略布置都是李晟一人完成之后,给李晟按的绰号。随着和李晟鼎立的时间越久,他们对李晟的了解也逐渐的多了起来。他们发现李晟的每一次出击都是带着强烈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也就是说李晟每一次发动的战争都是为了实现他的战略部署

    当初在长沙的时候,李晟图谋荆南,其根本就是为了获得一个安稳的立足之地。在襄阳、江陵、江夏成为火热焦点的时候李晟却选择了没有什么人关注的荆南作为自己的根基,这是他在战略上的第一个妙笔;

    而之后李晟与刘备的联合,李晟帮助刘备在荆北立足并给予其方方面面的,这就使得刘备成为李晟在北面抵御曹操的一个盾牌,在这个盾牌的庇护下,李晟联合孙权,完成了对交州和益州、汉中的支配,取得了他战略布置上的有一个胜利;按道理李晟在这个胜利之后要修养起来,并准备应对曹操的进攻,但李晟并没有这样,因为在这个时候,曹操、刘备、孙权在淮南的大战爆发了,李晟的益州安稳下来,通过对刘备的和对曹操的牵制,李晟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大量的好处。他出兵南中,消除了南中南人对自己的威胁,并为开发南中做好准备。他深入羌地,在羌人那儿建下了一个基地,为日后征服凉州打下了基础;

    在后来,刘备和孙权之间矛盾爆发了,孙权靠向了曹操,刘备因此而生死,李晟趁此机会占据了襄阳这个荆州的核心重地,并完美的运用了水军和陆军的配合挫败了曹操和孙权对己方联手的攻击,同时还动用了刚刚组建并形成战力的海军和一直在羌地潜藏的那支队伍对孙权的首都建业和曹操的凉州发动攻击。李晟因此而逼和了孙权,并夺取了凉州,从而在地势上对曹操形成了一定的优势,让世人第一次认识到了李晟的强势;

    在这样的时候,曹操很本能的选择与李晟对峙,但这样的对峙最终被证明是无用的。李晟昔日夺取交州之后所做的哪一些列规划,在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无数通过海贸、殖民、海外开矿所取得的财富、物资从交州输入李晟的领地让李晟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李晟对技工的重视,花大力气技术的发展,也让李晟的商业和农业以及手工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如此的几年之后,李晟的实力超过了曹操一边,并稳稳的压在曹操的上头。由于有了足够的军资,李晟得以频繁的出击草原,他利用他在凉州组建的骑兵和拥有优势装备的步军在草原上兴起了一波的腥风血雨。经过不断的打击,草原上的部落在李晟的强大面前不得不选择了臣服于李晟,至此李晟的领地从凉州延伸到了辽东,只要李晟愿意他似乎随时可以利用自己的这么一个半月型的包围网对曹魏和孙吴进行围攻,在几个方面线上同时出击;

    但李晟并没有这么做,他似乎是一个谨慎的人,在凉州攻略和草原攻略都完成了以后,他却是想让这个半月型的包围网变得圆满起来,他选择了在海上布置一个封锁链,将日益占据了自家财政收入份额重量的吴魏两国的海贸给切断。这不单单是海贸的切断,更是要把两国的海军给消灭掉。一旦完成了这一步李晟对吴魏两国的征服就将形成一个非常有利的局面,一个说起来完全算是关门打狗的局面。

    “李晟这人的布置完全是小心在布局,大胆在行动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