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明末求生记章节目录 > 第二十六章 事缓则圆

第二十六章 事缓则圆(2/2)

明末求生记作者:名剑山庄 2020-03-10 23:57
了。

    张轩如何能不失望。

    他睁开眼睛,叹息一声,说道:“事到如今,清廷处置无懈可击,北伐的时机不到,诸位这几天都累了,好生回去休息几日,这三日不上朝,就当是我对多尔衮的尊重吧。”

    “陛下。”文安之猛地起身,说道:“北京之事,决计没有结束,而仅仅是一个开始。”

    张轩微微有些奇怪,因为文臣一边,几乎众口一词,想要劝说张轩暂缓北伐,而今北方的局势,是有利于他们,张轩看得清清楚楚,当北京的消息传来,张质与姚启圣可以长出一口气啊。

    只是文安之这又要说些什么?

    张轩说道:“文先生,觉得北京还有变数。”

    文安之说道:“陛下,阿济格此人比多尔衮如何?”

    张轩说道:“不如。”

    文安之说道:“多尔衮摄政之时,清帝不过九岁孩童,而今清帝已经是少年了。又有清廷太后,郑王,礼王,等宗室王宫护持,外有北方将门为姻亲,大势比之当初好了不知道多少,而阿济格此人何止不如多尔衮,是远远不如。为人粗暴,以不识书为能。如此满清的汉臣,定然从之归清帝。如此不过数年,阿济格必然失势。”

    “而阿济格岂是那种束手就擒之辈。”

    “清廷必乱。”

    张轩听了,有些失望,说道:“这我知道。只是我军又不能时时刻刻等着北伐吧。”

    文安之说道:“臣之意,非为北伐,而是使清廷内乱,不管怎么说,彼内乱,就是我朝之喜。”

    张轩说道:“文先生的意思是?”

    文安之说道:“以臣之见,清廷之所以如此平稳,就是因为我朝大军在侧,让他们不敢有乱。而今我朝大军不在的话。他们才敢起别的心思。”

    袁时中冷笑一声,说道:“如何才能我朝大军不在?难不成让全军撤退吗?拱手相让?”

    “不。”文安之说道:“与清军议和。”

    议和这两个字一出来,所有人都愣住了。

    自从张轩上一次以强烈的态度抵制议和之后,议和这两个字,在大夏朝廷之上,就成为了禁忌词汇,万万没有想到文安之居然敢说出来。

    张轩眉头拱起,嘴唇微微抿着。却已经表现出不耐的样子。

    文安之说道:“只要我朝议和,与清廷修秦晋之好,才能让清廷放下提防,阿济格与小皇帝的冲突才能爆发。”

    “我朝议和,东虏就信吗?”张轩说道。

    他一时分辨不清楚,文安之到底是为了迷糊清廷使之内乱,才提议和这一件事情,还是想要议和,才寻得借口。

    “无须他们信我朝的诚意。”文安之说道:“只需让他们知道,这几年战事,我朝财源枯竭,人困马乏,想修整一段时间。明为议和,实为停战。将来还有卷土重来之日。”

    “他们会信吗?”袁时中说道:“东虏明知道,他们还会再打过来,他们就会内乱。”

    “自然。”文安之说道:“只需给东虏一个喘息之极,我们在解决我们自己问题的同时,清军也会解决他们的问题。”

    “而清廷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阿济格,唯有朝中政事稳定了,才有可能战胜于外,如果清廷朝纲如此紊乱,想要大胜我朝,是决计不可能的。”

    “即便他们担心我们有诈,也不得不为,因为这一件事情总要解决的,还有即便小皇帝不想解决,阿济格未必不想解决。”

    “他们双方已入困笼。必有一死,双方都知道这一点。”

    张轩听了,心中有些矛盾,他本意是决计不提和议之事,只是而今,似乎能通过议和制造一个机会,一个北伐的机会。

    到底要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