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老师在此章节目录 > 第五百三十五章 密室交谈(上)

第五百三十五章 密室交谈(上)(2/2)

三国之老师在此作者:崖边钓鱼 2020-03-12 02:39
觉得人间有多好。

    但是等他堕入地狱的时候,有人将他拉回了人间,他便会觉得,人间如天堂!

    吕布亦不能免俗!

    在刚开始的时候,他对于拜李知为师之事非常的反感。

    李知也看出这一点,所以便使了个小计谋。

    他刚才三番五次的提醒吕布,让吕布称他为师尊。

    等吕布彻底的对“师尊”这两个字反感之后,李知再放松一下口气,让吕布不必以师尊相称。

    如此一来,吕布会不自觉的感谢李知,对于拜李知为师之事也不再那么抵抗了。

    此时,李知看着明显松了一口气的吕布,心中暗乐,知道自己的小计谋成功了。

    所以,他便继续加深吕布的对自己这个师尊的印象,为他解惑道:“本侯之所以收你为徒,乃是因为本侯想在董卓的势力之中打下一颗钉子,好为日后收拢他的势力做铺垫。”

    “收拢董卓的势力?”吕布闻言,满脸惊愕的问道:“难道骠骑将军打算对董卓动手吗?”

    李知闻言,摇了摇头之后,说道:“本侯既然答应董卓两不相帮,就绝对不会出尔反尔!”

    吕布听到李知的话语之后,眨了眨眼,疑惑不解的问道:“既然骠骑将军不打算对董卓动手,那骠骑将军为何就确定董卓会失败?

    要知道,虽然城外联军的实力比董卓强,但是董卓却占据了地利!

    这虎牢关易守难攻,就算是城外联军再多一倍,也不太可能将虎牢关攻下。

    既然诸侯联军连虎牢关都攻不破,那他们便不可能将董卓诛杀!

    董卓不死,骠骑将军如何收拢他的势力?”

    李知闻言,摇了摇头之后,说道:“你太小瞧曹操和诸侯连军了。

    虽然诸侯联军因为你的夜袭而大伤元气,但是剩下之人,却皆都是百战精兵!”

    “唉……”说到这里,李知叹了一口气之后,满脸复杂的看了吕布一眼,说道:“你的偷袭之举,虽然让诸侯联军损失惨重,却也帮了他们的大忙!”

    吕布闻言,满脸不解的问道:“骠骑将军此言何意?”

    李知听到吕布的问询之后,为他解释道:“本来,诸侯联军之中鱼龙混杂,虽然有不少的精兵,却也有很多滥竽充数的民兵和奴仆军。

    而那些滥竽充数的军队和精兵混合之后,会严重的拖累精兵的战斗力。

    所以,虽然诸侯联军的人数不少,但是他们的战力却稀松平常。

    而经过你这场夜袭之后,诸侯联军去芜存菁,那些滥竽充数的军队全部死于这场夜袭之中,剩下的全都是精锐之师。

    如此一来,看起来诸侯联军的人数减少了,但是他们的战力却大大的增强了!”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满脸铁青的吕布,安慰道:“你也不用太在意,你既然拜本侯为师,那本候便会保你安全。

    即便是董卓倒了,你也会安然无恙,并且继续身居高位。”

    李知之所以安慰吕布,乃是因为他想加深吕布对他的印象,让吕布潜意识认为,拜他为师乃是一件大好事。

    如此一来,他便能慢慢消磨吕布心中的抵抗之念,为以后收服他做铺垫。

    吕布没有察觉到李知的计谋,他在听到李知的话语之后,满脸不服气的说道:“就算是某家无意间帮了诸侯联军一把,但是他们却不一定能察觉到自己的战力提升了!

    一支军队,没有经过战争的考验,谁也不知道它的实力高低。

    诸侯联军在此次失败之后,根本无法判定自己麾下的实力!

    况且,某家在袭击诸侯联军的时候,杀了好几路诸侯。

    他们现在恐怕还在为那几路诸侯而哀悼,根本就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查验自己麾下的实力!

    说不定,现在他们已经在商量着退兵了。

    如果真像某家所说的那样,骠骑将军的打算可就落空了!”

    说完之后,吕布目光炯炯地盯着李知,眼中满是不服之色。

    任谁在立了一件大功之后,却被别人告知,他不仅没能对敌人造成什么伤害,反而帮了敌人一把,都会非常不服和不信!

    李知闻言,满不在意的摇了摇头,说道:“曹操不是一个庸人,他绝对不会因为区区一次失败就会退兵!

    他经历过不少战争,在兵法一道上更是天赋异禀!

    所以,他在整合军队的时候,一定会发现,自己麾下的实力不退反进!

    而且,你杀了几路诸侯,更是帮了曹操一个大忙!

    本来,各路诸侯各怀鬼胎,并不是一条心。

    而你杀了那几路诸侯,却会让他们产生兔子狐悲之感!

    所以,他们绝对会因为那几路诸侯的死,而全心全意的辅佐曹操,因为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所以,等曹操将军队整合好了之后,董卓要面对的将是一支同心协力的精锐之师!

    到时候,只有三四万人的虎牢关,怕是抵不住他们的进攻!”

    说完之后,李知便自信满满的看着吕布。

    吕布在听到李知的解释之后,眼中神色一阵闪烁。

    他现在也无话可说了,就算是心中再不服气,他也知道,李知刚才说的没错。

    诸侯联军在经过他的一次夜袭之后,不仅去芜存菁,而且还让各怀鬼胎的各路诸侯也放下了心中的他念,全心全意的辅佐曹操!

    不过,吕布觉得,虽然董卓此次可能会失败,但是……

    只是失败一场罢了,并没有伤及到董卓的元气!

    董卓的大本营是在长安和洛阳,只要这两座雄城不失,那他就不会彻底的泯灭,有的是卷土重来的机会!

    抱着这个想法,吕布对着李知说道:“某家承认骠骑将军说的有理。

    但是,某家却不认为董卓会失败,因为董卓的大本营在洛阳!

    和虎牢关不同,洛阳乃是董卓的大本营,那里兵马粮草充足,防守亦是严密无比,比虎牢关更加的难以攻破!

    等虎牢关被攻破之后,董卓完全可以退守洛阳。

    到时候,即便是曹操的兵马再多、再精良,也奈何不了死守洛阳的董卓!

    而诸侯联军虽然看起来大势磅礴,但是他们的后勤却不足!

    只要董卓以洛阳为基,守个一年半载,诸侯联军一定会因为粮草不足而不攻而破!”

    “哈哈哈哈……”李知在听到吕布的话语之后,立刻哈哈大笑起来。

    吕布见此,眉头一皱,不悦的问道:“骠骑将军因何发笑?难道某家说的不对?”

    “非也非也!”李知笑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停下了笑声,摇了摇头,说道:“你说的都对!

    如果董卓真的按照你的想法去做,诸侯联军确实攻不破洛阳城。

    但是,你却疏漏了一点!”

    吕布闻言,思索了一会儿之后,并没有察觉出他刚才那番话语有什么疏漏。

    所以,他便满是不服的对着李知问道:“某家刚才所言有何疏漏?请骠骑将军解惑!”

    李知闻言,看了看吕布之后,答非所问道:“本侯听说过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

    有人说,董卓的势力是由一流的臣子、二流的军队、三流的主公所组成。”

    说到这里,他脸色一变,满脸严肃的盯着吕布,说道:“你所疏漏的一点是你太高瞧董卓的胆量了!

    董卓虽然是一个三流的主公,但是他却只有不入流的胆魄!

    等诸侯联军攻破虎牢关之后,董卓一定会被吓破胆!

    到时候,他绝对没有胆量在死守洛阳,肯定会逃之夭夭,逃到一个他认为安全的地方!

    如此,你即便是有通天的计策也没用!因为人都跑了,要计策有什么用?!”

    吕布听到李知的话语之后,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他知道李知说的没错,在他的印象中,董卓确实是个胆小怕死之人。

    如果虎牢关真的被攻破,那董卓还真有可能会逃之夭夭。

    不过,随即吕布就想到了李儒,虽然吕布跟李儒不对付,但是他却非常敬佩李儒的计谋和胆魄。

    李儒是董卓的女婿,董卓对其言听计从。

    而李儒又是一个颇有眼光之人,他一定看得出死守洛阳的好处。

    等他看透这一点之后,一定会劝说董卓,到时候,董卓岂不是就会死守洛阳吗?

    想通之后,吕布满脸兴奋的对李知说道:“就算董卓的胆量小,不敢死守洛阳,但是李儒却不会被吓破胆。

    依照他在董卓面前的地位,只要他劝说董卓,董卓一定会留在洛阳!

    如此一来,骠骑将军的打算可就落空了!”

    说完之后,吕布满脸的洋洋得意,就像是打了一场胜仗一般。

    他们两人聊到现在,已经不是普通的口角之争,而是智慧、谋略上的比拼。

    吕布知道,一旦他被李知说服了,那就证明,李知的智谋比他强,到时,他也只能心甘情愿的认下李知这个师尊。

    而如果他说服了李知,那这拜师之举也就只能当成一个笑谈!

    因为,如果李知连吕布都说不服,那他有什么资格做吕布的老师?!

    李知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在听到吕布的回答之后,立刻说道:“你说的没错,如果李儒劝说董卓,董卓一定会留在洛阳城。

    但是,事情的关键就在这里,李儒虽然看起来非常的强硬,但是他却处处以董卓为主!

    所以,就算是他看出了死守洛阳的好处去劝说董卓,但是,一旦董卓不同意此事,那他绝对不会继续劝说,反而会顺从董卓想法!”

    “……”吕布在听到李知的话语之后,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脑海中回忆起了以往之,发现李知说的没错。

    虽然李儒行事、手段都颇为强硬,但是一旦遇上董卓,他就立刻会变得非常的柔和。

    就算是董卓的命令错了,李儒也很少会去反驳,反而将错就错。

    并且,李儒在发现董卓的错误命令之后,只会想办法弥补董卓的错误,而不会去违抗董卓的命令。

    由此可见,李儒确实像李知所说的那样,在知道董卓害怕之后,绝对不会去劝说董卓,反而会依照董卓的命令退守他处。

    “唉…”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吕布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为李儒感到不值。

    虽然吕布看李儒不顺眼,但是他却不得不承认,李儒确实是难得一见的智谋之士!

    而如此智谋之士,却死心塌地的跟着一个毫无胆魄的庸碌主公,实在是让人感到惋惜!

    如果李儒跟随一个行事强硬,智慧果敢的主公,那他的成就一定不止如此,可惜了!

    在感叹了一会儿之后,吕布调整了一下心情,对着李知问道:“骠骑将军,你认为董卓在起了退意之后,会退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