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发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葬宋章节目录 > 第八十三章 回福州?

第八十三章 回福州?

葬宋作者:受伤的害虫 2020-01-26 16:35
    太后带着姜明、陆秀夫又走了出来,还未进入大殿,面还是熙熙攘攘的议论成一团,于是先由陆秀夫进去稳定场面。泡書然后杨太后再陪同皇上一起出去,才能不失礼数。不过借着这个机会,姜明回头时,却现杨太后用一种求救的眼神看着自己,手里紧紧抓住小皇帝赵的肩膀,以至于小皇帝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抬头无辜的看着自己的母后,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但是姜明却是明白什么意思,稍稍的点了一下头,示意自己明白该怎么做。

    杨太后当然不希望全氏母子二人回来,不然当其冲的就是自己,所谓的大臣们不过是换一个称呼或一个效忠的对象而已,而自己的地位却是有着天渊之别。

    不过这也是姜明所要叹息的,无论是在什么时间,自己的利益永远的高于一切,在这个时候,真正为国家着想的又有几个人呢?

    包括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国家吗?但是刚穿越回来一年的时间,对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大宋那里来的感情呢?那么可能是源于自己知道历史而从内心深处出的同情了。

    定定神,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衫,慢慢的随杨太后走进大殿。

    此时朝堂之上已经静了下来,大臣们也不再言语,看着秩序又恢复了庄重,陆秀夫满意的将大臣们的意见禀报于皇上和太后知道。

    虽然刚才议论中十分杂乱,但是大臣们却没有失去作为国家精英地身份,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算是比较尖锐了。还是对于情报的准确性提出了质,有的甚至还认为姜明只是在那里哗众取宠,怎么可能呢?

    要是元帝决定复宋,只需要定都于临安就可以了,开封之地,也算是蒙古人自己辛辛苦苦地打下来的。定都于开封,不但是帮助宋室复国,而且是又将原先金国占领的土地也还了回来,蒙古人能有那么好心吗?还都于开封,这个可是从高宗皇帝就开始的梦想,但是无论历代怎么努力,也不能达到,现在如此轻易的就可以办到,里面要是没有猫腻才让人奇怪呢?

    无奈,姜明只好又把刚才在杨太后和陆秀夫那里所分析的结果说了一遍,说实话,百官一直忙于奔逃,对于外界地事情了解还真不是太多,将信将疑的看着国师,心道,如果真的如他所说,元帝此举也属于无奈,不过以后元廷北定后,卸磨杀驴之举也肯定会有地,定都于开封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幼帝而已。

    因为蒙古人已经在中原经营了那么多年。比之江南动荡地局势。还是容易把握一些。

    无论废立都是一念之间地事情。

    既然肯定了这一条。大臣们地意见马上就回到了陆秀夫提出地那两条应对之策上。阻止元帝复辟是肯定地。那么该如何阻止。无非就那么两条了。要么将其救出来。救不成就干脆行非常之事。断绝了元帝地念头。

    果断地让姜明觉得心里冷。看来自己还真地小看了这些朝臣们地决心。扫视着朝堂之上地大臣们。几乎是在瞬间分成了两派。围绕着是救还是刺杀之以免后患展开了激烈地争执。却无人再有别地见解了。

    姜明地心里越来越不耐烦起来。他地目地已经达到。顺利地将行朝地注意力转移到别地地方。对于这个事情。他自然早有决断。

    听着朝堂之上那些士大夫在那里之乎也地掉着书袋。心里不由地为宋朝地皇帝感到悲哀。可能也就是在这样地争执中。伯颜已经把大军开到临安城下了吧。经年地失败。已经让大臣们趋于保守消极地思想。

    只知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却没有了长久的打算,于是干咳了一声,用眼光看向陆秀夫,示意他暂时阻止再争议下去。谁知道陆秀夫没有看到,杨太后却是事关己身的早就在留意各人的意见,看见姜明如此,知道他有话说,也不顾自己的身份,连忙阻止了朝堂之上的争议。然后请姜明表自己的见解。

    看到大殿之上静了下来,姜明慢慢走到中央的位置,朝杨太后和小皇帝一礼,然后转身说道:“对于各位大人,其实姜某只是一个晚辈,论及此事,见解自然不如各位大人的深谋远虑,但是只是姜某认为无论是曰刺、曰救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就算是幼帝不在,元帝只要存在这样的心思,当初临安城陷,不知道那伯颜胁迫了多少宗室子弟前往北方,要找出一个名正言顺的还不容易吗?”

    这时,张镇孙站了出来,指责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